歇后语27
珍珠掺着绿豆卖 —— 一样价钱也抱屈;抱屈
正月十五卖门神 —— 迟了半个月;过时了
卖花人说花香,卖菜人讲菜嫩 —— 自卖自夸
张飞卖乌龟 —— 人硬货咬人
十二月卖对联 —— 多种多样
挑水的带洗菜——两得其便
卖狗皮膏药的出身 —— 到处招摇撞骗
六月里卖火盆 —— 热心的人
要饭花子挑醋担 —— 卖穷酸
张天师卖城隍 —— 骗钱的
姜太公卖粉 —— 越卖越穷
卖豆腐的扛马脚 —— 生意不大架子大
张飞卖铜锣 —— 人硬货响
卖面具的被人抢了 —— 丢脸
卖稀饭的摇头 —— 不成(不盛)
卖门神的翻了船 —— 人财两空
卖砂锅的摔货 —— 好听那个响儿
河边上叫卖水 —— 无人要
饭店卖葱 —— 多此一举
卖醋卖酒 —— 各管一行
挑水的娶个卖茶的 —— 正相配
卖饭的 —— 不怕大肚汉
苍蝇跟着个卖盐的 —— 操些闲心(操些咸心)
卖油的不卖盐 —— 不管闲事;(不管咸事)
老两口儿卖磨 —— 没推的
姜太公卖白面 —— 运败时衰
关公卖豆腐 —— 人硬货不硬
爷儿两个卖黄瓜 —— 生吃了
卖大碗茶的看河水 —— 有的是钱
黄瓜打驴 —— 剩半截;一去半截;只是一下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