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161
养痴奴,乘羸马。(仆人要用头脑简单的,骑马要骑速度较慢的。)
养得一季蚕,可抵半年粮。
养得一年蜂,能抵半年粮。
养得一子贵,何用子孙多。
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儿女不必会挣大钱,只要机灵,能顺承父母意愿就好。)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养女往上长。(父母养育儿女,都希望儿女上进成才。)
养虎自遗患。(武臣怯战斗,文臣主羁绊。驯致国破亡,养虎自遗患。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驯致:逐渐达到;逐渐招致。)
养花不如栽柳,养鸟不如养鸡。
养鸡养蚕,利在眼前。
养鸡养鹅,零钱最活。
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听任稂莠生长必定伤害庄稼,救助坏人一定会危害好人。)
养马无巧,夜草喂饱。
养牛没有巧,水足草料饱。
养牛养冬膘。
养上一群羊,不怕有灾荒。
养身百计,不如随身一艺。
养兔很快,一年七代。
养兔无巧,地干不喂露水草。
养兔在养毛,毛好价值高。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养鱼不瘟,富得发昏。
养鱼不选种,等于瞎胡碰。
养正邪自除。
养猪不上算,请到地里看。
养猪不赚钱,回头望望田。
养猪实在好,样样都是宝。
养猪无巧,栏干食饱。
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养子不教,不如不要。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养子方知父慈。
养子望聪明。
痒处有虱,怕处有鬼。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妖由人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贯”是说富之极,“上扬州”乃谓贵之极,“骑鹤”就是成仙极乐之极也。人间各种美事。)
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腰长腿细,到老不成器。(选牲口时避之唯恐不及的特点。)
腰间有货不愁穷。
腰内痛,猪尾煲杜仲。
腰要弓,蹬用劲,手抓缰,心要平。(骑马。)
尧舜至圣,身如脯腊,桀纣无道,肥肤三尺。(脯腊:皮肉干枯。比喻有才德的人因操劳节俭而消瘦,坏人或昏君因穷奢极欲而肥胖。)
谣言腿短,理亏嘴软。
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摇车里坐着的年龄虽然小,但他是爷爷辈的;住拐的年龄虽然大,但他是孙子辈的。 萝卜虽小却长在辈上。)
摇钱树,哪里有,就是你的一双手。
杳茫鬼神事,知他在那里。
咬人狗儿不露齿。
咬舌子爱说话。(俗称咬舌的人为“咬舌子”。)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活动筋骨。)
药不跟卖,病不讨医。(药品不能紧跟在人后面去卖,医生不能主动要求给人治病。)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服药后,若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则疾病难以被治愈。)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法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医生治病不能只拘泥于运用经典处方,适合疾病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标准。)
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
药对方,一口汤;不对方,一水缸。
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药苦能治病,甜言有误人。
药力大如牛。
药灵不在多少。
药是试出来的。
药虽好,不如不害病。
药无贵贱,有效就灵。
药物无贵贱,野草是灵丹。
药养不如食养。
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药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
药有八百八味,人有四百四病。
要长谷,肥要足。
要吃飞禽,首推鹌鹑。
要吃好酒亲家公,要落好雨东北风。
要吃烂肉,不可恼着火头。(比喻要办成某事,不能得罪相关的人。)
要吃龙肝,亲自下海。
要吃要穿嫁老公。
要穿绫罗绸缎,只有栽桑养蚕。
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
要打看娘面。(要打孩子,得看孩子母亲的情面。)
要得好,舍得珍珠换玛瑙。
要得好,问三老。
要得花果长得好,还得养蜂把花咬。
要得晴,早晚一天云。
要得穷,弄毛虫。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得事合理,拿人比自己。
要的般般有,才是买卖。
要儿自养,要谷自种。
要饭莫同路,同路打饿肚。
要分青铜和真金,投进熔炉来冶炼。
要好不能够,要歹登时就一篇。
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要练功,不放松;要练武,不怕苦。
要龙要虎,不如要土。
要摸老虎屁股,先得懂老虎脾气。
要棋下得好,先使当头炮,要砌墙,先打夯。
要钱不要命,抱了元宝去跳井。
要热是火口子,要亲是两口子。
要人钱财,与人消灾。
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要挑千斤担,先练铁肩膀。
要通古今事,须看五车书。
要为人,须读书;诸般乐,总不如。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要无闷,安本分;要无愁,莫妄求。
要想吃香的,离不了脏的。(要劳动。)
要想灯不灭,需要常添油。
要想风沙住,地上多栽树。
要想过河先搭桥。
要想牛耕田,必须陪牛眠。(重视护理)。
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要想牲畜配得准,母畜发情时间要拿稳。
要想收成高而早,肥料插进蔸边好。
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
要想养好蚕宝宝,消毒要好食要饱。
要想婴儿身体胖,喂饭定时又定量。
要想种子保险,自繁自留自选。
要想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要想子孝,先敬爹娘。
要向人传道,自己先懂经。
要学好多动脑,要学深须认真。
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功夫。
要鱼不发瘟,鱼塘年年清。
要账要的有,要不的没有。
要知朝中事,山里问野人。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知隔行事,还得问行家。
要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
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要知天高地厚,除非三十年后。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