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常识8
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论点 特点:正确;鲜明。 论点位置:标题;文章开头; 结尾;中间。
总结论点的方法: 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总结性的词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 (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句,最后归纳。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语句。
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做法 (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 (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 (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 (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中的记叙,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议论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散文的特点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 (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某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写人散文:写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它可以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散文的表达技巧
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表现手法常用术语
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
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想象: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联想: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篇章结构技巧常用术语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过渡照应:承上启下。
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欲扬先抑 虚实结合 伏笔 照应 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