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金句13
志不立,如无柁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一个人)立不下志向,好像没有舵的船,没有衔口的马。小船任意飘荡,野马放肆奔跑,最终要到哪处去呢?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古代圣明之人有很多优点,(归根结底)也只是不考虑自己而已。不考虑自己便能谦虚。谦虚是各种善事的基础,而骄傲正是各种恶事的根源。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就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暗惑。讲出一件事便做一个事,做了一件事就熟知一个事,这就是真知。光讲不去做,那样遇到事最终还是不清楚。
安身以安家而家齐,安身以安国而国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用安定自身的办法来安定家庭,可以把家管理好;用安定自身的办法来安定国家,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用安定自身的办法来安定天下,可以使天下太平。
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精神怠弛,则百兴俱废。 (一个人、一个单位)如果精神振奋昂扬,各种事情都能办好;如果精神萎靡不振,各种事情都要办坏。
自昔孔门相传之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 当年孔子及其门人相传(修养自己)的主要方法,一是在无人监督之下控制自己修德避恶的慎独,再一个还是慎独。
诚之则是人,伪则是禽兽。(一个人)有真诚之心便是人,(如果只有)虚伪便是禽兽。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保住天下的事,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有责任啊!(天下的兴盛与灭亡,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扶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拿道来说,选择贤人、推举能人来辅佐和治理国家的人,这就是把天下看作公的人啊!
先验身过,次验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 首先检查自己犯了什么过错,再从思想上检查自己错的原因。后悔以前的错误,截断再犯错误的根源。力求达到没有一个念头不纯,没有一点时间稍微松懈的程度才算罢休。
吾人迁善改过,无论大小,皆须以全副力量赴之。我们这些人向好处学习,改掉过错的行为,无论大小,都要把全部力量拿出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福就前往,有祸却去躲避呢?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华大地正需依靠一场大变革来焕发起蓬勃的生机,而当今(在清王朝统治下)到处黑暗,很令人悲哀。我希望老天爷重新振作起精神来,打破一切条框、界限,降下众多的治国人才。
鸦片烟则食妖也,与人病魂魄,逆昼夜,其食者宜缳首诛。(人们吸食)鸦片烟就是吞噬妖物啊,(吸食以后)使人的魂魄处于病态,白天黑夜分不清,吸食鸦片的人应当去上吊自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我这本书为什么作呢?我告诉你:为了利用洋人来攻打洋人而作,为了学习洋人的本领来制服洋人而作。
彼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适如井蛙、蜗国之识见,自小西部而已。他们(指清统治者)狭隘地守住一块小地方,自己圈成围墙,却不知墙外还有天,身外还有地,好像是井中之蛙、蜗牛在壳中一样地看待西方一些国家。
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 (一个人一生中应该)树立德行,立下功劳,说出名言,做出高洁的节操。这就叫做四项不朽的事。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本来难以改变,只有读书明理才能变化人的气质。
三代以来,至秦一变,汉唐以来至今而又一变,欧亚诸国之为治,亦由渐而变,孔子处于今日,必不得不一变。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到秦朝,是一次大变革,汉朝、唐朝以来到今天,又是一次大变革。欧洲、亚洲一些国家的治国方式,也是一步一步变来的。假如孔子处于今天,也必然随着形势来改变。
生民之大要者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
天下的百姓主要有三件事,是强是弱是存是亡没有不依这几点的:一是血气体力是否强健,二是是否聪明智慧,三是是否有道德仁义。所以说西方研究思想、研究社会的专家们,无不是以民力、民智、民德三个方面断定这个民族、种族水平的高低。没有三者都不具备人民不为此忧愁的,也没有三者都具备而国威不振的。